51xmi.com

Apple IOS26 玻璃之下是你看不见的未来

👁️
分享

当年乔布斯用两根手指,把人们从塑料键盘上拯救出来。他告诉世界:「按钮太多了」,于是玻璃屏幕成了灵魂的容器。从那之后,我们的指尖在苹果光滑的表面跳舞,一跳就是近二十年。

今天,苹果再次抛出了一块玻璃。

这次不是“看起来像玻璃”的拟物化,也不是“完全拒绝物理世界”的扁平化。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模糊地带——Liquid Glass ,液态玻璃。它既不冷峻,也不热情,像是设计语言的量子态,还没塌缩成大众眼中的“好看”或“难看”。

iOS 26 的视觉语言不是凭空诞生的,它是一次深呼吸——将过去十多年从 skeuomorphism (拟物)到 flat design (扁平)的一切遗产,一口气吐出来,再缓慢吸入 visionOS 的幽灵。

它的折射像是对 iOS 6 图标阴影的嘲讽,又像是对 iOS 7 简约主义的反思。半透明并不新鲜,但这次它终于成了主角,而不是配角。在弹窗、卡片、导航栏中,Liquid Glass 像水银一样渗透每个 UI 元素,像是 iOS 7 那场纯净革命的幽灵,在多年之后回到世间索债。

每次苹果发布新系统,我们总能看到以下几种人类普遍心理学实验样本:

第一种是“好丑”派。他们没有任何设计训练背景,仅凭“感觉”作出宇宙定论,仿佛对色彩学和交互语言有着与生俱来的洞察力。

第二种是“我觉得以前更好”派。他们对变化产生过敏反应,错把“熟悉”当成“美学”,忘了自己也曾骂过 iOS 7 像儿童画板。

还有一种最有趣:“我喜欢这个方向,但还有优化空间”。这种看似理性的声音,其实也不过是在 Beta 1 阶段试图用卢浮宫的标准评判一幅刚打底的草图。

设计的价值从不在于“第一眼”,而在于五年后的理所当然。我们不是在看 Liquid Glass 美不美,我们在看它是否能被习惯。设计最大的胜利,就是从“争议”变成“空气”。

iOS 7 是一次断裂,iOS 14 是一次妥协,iOS 26 是一次回旋。苹果从不走直线,也从不听取大多数用户的意见。因为绝大多数用户,连自己要什么都说不清楚,只会说“别动我熟悉的按钮”。

所以,别被首发时的抱怨吓到,也别把今天的 beta 当成终局。Liquid Glass 不只是一个设计语言,它是苹果生态进入空间计算时代的投影,是 visionOS 下的一滴水珠落在 iPhone 屏幕上的涟漪。

你可以不喜欢它,但你挡不住它。

每一次你嘲笑 Liquid Glass 的“花哨”,或许只是暴露了你对 design system 的理解还停留在“舒服就好”的阶段。

而设计,从来就不是让你舒服的艺术。

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,是苹果用玻璃写的一封信——寄给未来的你,或者永远读不懂的你。

Liquid Glass:时代的列车不可阻挡

  • WilsonGGG · 1 天前 · 7625 次点击

    时代的列车不可阻挡网络放大了我们作为人类的两个特质:1. 抗拒变化2. 喜欢在早期根据自己无来由的直觉下结论(包括本水贴)在 iOS 7 从拟物化切换到扁平化的时候,无数“先贤”就发出过和今天大家一样的评论(请看 VCR: https://v2ex.com/t/71945 ),但扁平化的浪潮奔腾了 12 年还未停歇。iOS 26 Beta 1 我更新了,有很多 BUG 、卡顿、设计不合理,但我觉得大方向还是逻辑的,不能用迭代了长达 12 年的成熟设计语言来对比这个 beta 1 版本的新时代。另外一点感叹:我们大部分人自以为在某个时间点发出了什么高论(包括本水贴),其实翻阅 2013 年关于 iOS 7 的很多帖子,都是一样的屁话,但时代的列车不可阻挡,苹果成功把 iOS 7 的列车开到了今天,Liquid Glass 能走到哪里,以后才知道。